到19世纪有机化学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。先是维勒和李比希提出有机化合物是由“基”组成的。李比希认为,基是一系列化合物中不变的组成部分,有机物中的基可以被其他简单物取代,基与某简单物化合以后,简单物还可被相当量的其他简单物所取代。1834—1839年,杜马(Dumas,1800—1884)发现了醋酸中的氢被氯取代的详细过程。1842—1843年,法国化学家日拉尔(Gerhardt,1816—1856)通过研究把有机物分成多种类型,这就是著名的日拉尔“类型论”,类型论是有机化学同系物的早期概念,1848—1850年,德国化学家霍夫曼(A.W.Hofmamn,1818—1892)又发展了日拉尔提出的类型论,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多种类型,如水型、氢型、氯水氢型、氨型,等等。
1858年,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(F.A.Kekule,1829—1896)提出了碳的四价学说,这一学说成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基础。凯库勒还因发现了苯的分子结构而出名。他1829年生于德国的达姆斯塔德,中学时就懂四门外语,1849年从师于李比希,学习化学。据说1865年圣诞节后的一天,凯库勒因研究苯分子结构已疲惫不堪,按说他早已测定清楚苯分子是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,而按照碳原子四价的学说,却很难把它的结构式说清楚。凯库勒百思不得其解,就坐在安乐椅上靠着壁炉睡着了,睡着以后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,梦见他画的苯分子的六个碳连着六个氢的直链变成了一条怪蛇,这条怪蛇翻转舞动,最后回头一口咬住了自己的尾巴,形成一个环。凯库勒就此惊醒,从而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。